欢迎拨打电话咨询优惠项目!

顶部广告

首页 殡葬资讯 奠字和祭字的区别是什么

奠字和祭字的区别是什么

葬礼花圈中间是“奠”字,为什么不用“祭”字呢,奠与祭有什么区别。如果将这两个字搞错了,后果非常严重。中国文字含义博大精深,看完文章您就明白两个字的区别了。

奠字的由来

奠字最早见于考古发现的商代甲骨文,后经西周、春秋、战国、秦、汉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历朝历代的汉字简化,逐渐演化出现在的奠字。

奠的含义

奠字上部是“酉”字,而“酉”初文为酒坛形状,代表酒、酒坛,稍后在轮廓内增加了横竖笔画,以表示坛壁上的纹饰。而下部的“一”表示地面,表示把酒坛放在地面上,两个结构结合起来表示将酒肉祭祀死者或者地神,把酒洒在地面上,祈求居所安定的意思。

奠字下面是大字,像是人的双手,手上有酒双手奉上,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“死者为大”,不管是多大的活动、仇恨都得先放下,表示尊敬神灵的意思,所以奠字是对死者尊敬的褒义“敬词”。

奠字适用于哪些场合

1、适应于置办丧事的场合

在举办丧事的场景中,最常见的就是花圈中间有一个奠字,奠代表生者对亡者通过放祭品来进行悼念,以此表达生者对亡者的尊敬和感恩。

2、适用建筑开工时

奠字上部是酉字,酉代表酒坛、酒的意思,古人在建筑开工时用酒祭土地神,将酒洒在地上,以求居所安定。现代汉语常用的的“奠基”“奠定”的“奠”是建立、确立、树立的意思,奠字常用于建筑仪式的开工奠基,寓意打下建筑物的基础。

在破土动工的时候选择一个良辰吉日,在此地埋葬的无主坟或者一切生灵祭奠,告知他们将于此地破土动工,请他们知悉并谅解,是一种尊重和告慰之礼,也是中国古代阴阳的哲学思想。现在人们崇尚科学,早已破除迷信思想,只保留了奠定建筑物基础这一含义。

参加葬礼的注意事项

葬礼是悲痛严肃的,要尊重逝者为大,需遵循以下注意事项:

1.参加葬礼尽量穿黑色或深色的衣服,不能穿奇装异服,大红大紫的衣服,这样是对逝者和家属的不尊敬。男士可以穿白衬衣或者暗色衬衣,女士不应涂口红,不可带亮色的围巾,切记不可装扮过分艳丽,避免给逝者家属传递错误的感觉。

2.到了逝者家中,应该在第一时间到灵前去致丧,行个礼、鞠个躬。如果有亲情关系是晚辈还要做跪拜动作。

3.丧礼是庄严隆重的,平时关系很好的亲戚见面时经常开玩笑,但是参加葬礼的时候就不适合开玩笑了,一定要保持庄重沉稳的样子。

4.夫妻同时参加葬礼不能秀恩爱,不能打情骂俏,应保持庄严肃穆的表情,这是一种礼貌,也是对逝者和家属的尊重。

5.家中有丧事,不参加喜事,只选送礼就行了。穿着丧服不进别人家门,佩戴丧礼的徽章是礼毕即摘下,不要戴着去往别处。

祭字的由来

祭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,左边的象形图案代表肉上还有血水流出,右边字符代表一个手。晚期甲骨文在其下增加了一个祭台“示”,代表神主,更加突出祭祀神灵之意。

西周金文承袭甲骨文晚期的写法,但将肉旁变为月形。春秋、战国时期, 祭字所从的又旁或可写作攴字,这是因为古文字中,“又”“攴”“殳”等字,在用作表意偏旁时常可互换的缘故。现代文字基本沿袭汉代“祭”字的写法。祭在以上读jì,但祭又是多音字,又读zhài,原是古国名,现主要用作姓氏。

祭字的含义

祭字在古甲骨文中是象形文字,意形像手持酒肉供奉神主。本义即向神灵、祖先献上供品,并举行仪式,表示崇敬、祈求保佑。后来演变为一种对已故之人表示追悼、敬意的仪式。

古代的人杀牲,一部分是自己吃,再就是常把生肉放在祭台上,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,也叫牲祭。祭祀在古代旧俗也是一项节日,向神明或者祖先致祭,表示崇敬、纪念、求平安。

比如重阳节九月九节,很多人非常思念自己的祖先,同时也非常渴望得到祖先的保佑,有的人求二胎、求升官发财、求平安、求健康等等。

祭适用于哪些场合

1.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

比如每年的清明节,人们会手捧鲜花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,祭祀逝去的先烈,缅怀他们对国家解放作出的贡献。清明节前人们也会到祖先坟前进行祭祀,以此表达对逝去的祖先的缅怀和感恩。

2.古代杀牲供奉鬼神

祭本义指用牲畜等供奉鬼神,向鬼神祈福消灾。远古先民敬畏天命,迷信鬼神,祭祀占卜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内容。这种敬畏神灵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。

奠与祭的使用区别

1.“奠”的本义是指在地上摆上酒肉,让刚刚离世的亲人享用,表达了生者对逝者深厚的思念感恩之情,感情色彩更丰富一些,“祭”字比较严肃,掺杂的感情色彩较少。

古人认为,人的身体死亡后,他的灵魂还没有离开身体,灵魂需要享用食物,有了食物的安抚,灵魂有可能就会附体。因此,对下葬之前的逝者进行悼念,一定要用“奠”字。

当逝者下葬以后,生者与逝者已是阴阳两隔,此时,即使再悲伤也无法挽回逝者的生命,首要任务就是安抚好逝者的在天之灵,像生前一样善待逝者。需要在祭台上摆上逝者生前爱吃的东西进行侍奉和祭拜,此时进行悼念活动,要用到“祭”字。

2.“奠”字和“祭”字衍生出“奠祭”和“祭奠”两个词汇,它们的词性不同,“祭奠”是褒义词,“奠祭”属于中性词。

生者对逝者用“祭奠”这个词,说明跟逝者的关系比较亲密。“奠祭”的词性为中性,更像社交用语,只表述客观事实,不掺杂多少感情色彩。除过亲人之外,祭拜外姓人,乃至神灵,通常会用“奠祭”。

3.以五礼来看,祭代表吉礼,奠代表凶礼。古代汉族有5种礼仪制度,俗称五礼,分别为吉礼、凶礼、军礼、宾礼、嘉礼。

人们在祭祀祖先或神灵时,都会选择在清明节、端午节、重阳节等重要节日里进行,目的是为了寄托哀思和祈福,求得吉祥平安,含有喜庆的意味。并且祭祀活动每年都要进行,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文化习俗,因此,被归入吉礼之列,出现“祭”字为宜。

人在去世后,亲人要为他设置灵堂和灵棚,以便亲朋好友来吊丧。在哀乐声里,家人披麻戴孝、亲人朋友哭着奠祭。亲朋好友来奠拜时,家人要陪同着哭丧,整个过程沉浸在悲痛、压抑的气氛里,因此,丧葬之事被归类为“凶礼”,以“奠”来表示。

当灵柩离开家门,逝者入土为安后,一切活动就由“奠”变为“祭”,由“悲”变成了“喜”,代表了人们在情感上释然的过程。

我们国家的丧礼办理流程

亲人去世,家属悲痛万分,为了让逝者走得体面,送他最后一程,需要办理一个体面隆重的丧事。丧礼办的好逝者家属脸上有光,同时也能让逝者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。所以中国人对于丧礼办理流程非常重视,具体丧事办理流程如下。

1.开死亡证明,同时要买棺材

如果家中亲人自然去世,需要拿着逝者的身份证到村委会开死亡证明,如果因为某种疾病没有抢救过来,在医院去世,需要医院开具死亡证明。

只有拿到逝者死亡证明才能为下一步做好准备,如果是在农村土葬需要为逝者购买棺材。如果逝者葬在公墓里使用的是骨灰盒,则可以省去此项操作,但是需要在逝者去世前为他买好墓位。

2.搭建灵棚,打电话先知亲朋好友前来吊唁

中国人尊老爱幼,重孝道。家中亲人去世以后,需要第一时间喊来同村本家人搭建灵棚。同时打电话联系逝者的亲朋好友,前来吊唁,瞻仰一下逝者的最后遗容。

3.联系殡仪馆

如果家中亲人是在夏季去世,需要在第一时间联系冰棺,及时把遗体放入冰棺。如果是在冬天去世,气温较低,遗体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,开好死亡证明以后,就要及时联系殡仪馆的遗体运送专车。由于冬季去世的人比较多,遗体运送专车数量有限,如果不提前联系,有时可能忙不过来。

遗体运送专车有专职司机服务,到达以后会给逝者家属一条装尸袋,在众亲属的帮忙下,把逝者的遗体装入尸袋,然后拉上拉链,把遗体放上单架,抬上运尸车,运送到殡仪馆火化。

4.联系丧葬业务从业者

每个地方都有从事丧事服务的专职人员,他们可以提供吹唢呐、帮助搭建灵棚、置办丧事用品等事宜。亲人去世需要提前联系他们,让丧葬从业者可以腾出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来提供相关服务。

丧事服务从业者对丧葬办理流程非常熟悉,逝者家属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他们,省去家属的后顾之忧,让整个丧事流程办得非常顺利。丧事办得好不光逝者家属有面子、逝者也走得风光,丧事服务从业者也能提高知名度。最后如果想办理丧事流程简单,可以请饭店提供上门包桌服务。

5.举办丧事

举办丧事当天所有亲朋好友全来悼念逝者,因此服务要做得好。在农村、村上会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,一般村上人会推荐他为办理丧事的管家,就是管事的人。由他负责办理丧事的整个过程,他会安排相关人员做具体事宜。

早晨亲戚朋友来悼念要有接客的人、收礼和记账的人。有专门为吹唢呐的人提供服务,有专人照顾亲朋好友吃喝,管家会安排专人到墓地挖墓穴,安排专人抬棺、安排专人拿花圈、有专人搀扶孝子,让整个丧事流程非常顺利。

6.取出逝者银行卡和退休养老账户中的钱,最后拿上逝者的身份证办理户口注销。

丧事办理完成以后,家人需要拿着逝者的身份证、银行卡和养老账户,到银行把卡中的钱取出。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,需要在逝者去世前问清楚他银行卡或者个人账户的密码,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
以上这些完整以后,最后拿着逝者的身份证到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。以上这些事宜早不宜晚,以免逝者的个人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
总结

死而无葬之拜为奠,死后葬拜为祭。说得简单一点奠是逝者没下葬之前的活动,而祭是逝者下葬后的活动。

现在很多年轻人崇尚科学,认为丧葬祭祀是封建迷信活动。共实丧礼是众多的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,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敬与感情而形成的隆重礼仪文化,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。

但是现实情况是在父母还能劳作的时候尽心尽力为儿女办事,他们生病了却无人愿意照顾。死后子孙花重金请风水先生看风水,买墓地,祈求逝去的父母能为自己带来财运,这种做法真的很讽刺。

我们应该在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尊重父母、关心父母的身体、想父母之所想、孝敬好父母。不光要自己孝敬,还得教育孩子一起尽孝,为人父母,首先自己就做榜样,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孝敬老人,尊重老人,懂得感恩。

在父母去世以后,举办葬礼应该跟随时代变化一切从简,避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重庆殡仪用品网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www.yzgmw.com/8936.html
感谢阅读到这里,如果你对上述内容有疑问,请电话咨询,我们将为您提供优惠项目!

文章底部

上一篇
下一篇

作者: admin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