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殡仪用品网
您的位置: 首页 - 九龙坡区公墓 - 公墓 【行者】银山奇美,塔林高深

公墓 【行者】银山奇美,塔林高深

名称:九龙坡区公墓 / 时间: 2023-04-23

一站。式仪别式24小时殡葬服务,遗体接运,守灵治丧,灵堂租用,告别仪式。

悠悠岁。现发中意无月,晨昏交集。人生之旅裹挟着喜怒哀乐、五味杂陈从容前行。面对山光水色、地方名物,我感叹天地造化,也触发人生感悟。说来有趣——有些极为熟悉、早有合称、美称的山景,竟然被我忽略。直到渐入老境、在无意中发现。

譬如,江南!生陌些有却,”银北禅宗四大丛林之一所在地——金山,与辽金以来我国北方佛教圣地银山,曾被称为“南金北银”。江南金山江天禅寺,是我多次礼拜、多次描述的景区。北京银山塔林的路标,就在我家附近。多年来,对千里外的“南金”如数家珍,而对眼前的“北银”,却有些陌生!

鉴于此,深冬首场雪降临之时,我怀崇仰之心前往银山。

入昌平区、过十三陵、进延寿镇公墓,便见到黑山寨附近的银山。放眼四望,飞雪迷离。山如起伏的银壁耸立。走近细看,些许裸露的崖壁,隐现锈铁般深褐色山体。象征坚实的铁色与隐喻柔丽的银色相依而立时,刚柔相济的道悟若近若远。

面对银山,自然先要关注多代高僧安息地——塔林。

早在唐代,这里便有华严寺。随着百代兴亡、时代演进,此地曾一度寺庵多见、梵呗声声、香烟缕缕,香客如云。叹如今,多处禅林古建毁于天灾、战乱。仅留下古刹残缺的地基、色调冷峻的片片塔林。

我忽生一念——不计古塔的数量。塔即佛、佛即塔。既怀真诚敬仰,何须数字相随?只需知晓,这是中国现存辽塔数量最多的塔群风景区。自金元直至明清,历经600余年风霜雪雨足矣!

我漫步其中,静心环顾。有的塔群高达数丈,有的塔群仅有数米。近距离凝视,会发现高低错落有致,布局结构规整,造型精致美观,均为八角形平面形。走近凝视,见塔身有多图案浮雕。所表现的景物,线条优美、如栩如生。银山南麓峡谷内矗立联排塔林,最壮观的是法华寺佛塔。

1300余年前的唐代,这里建有华严寺。辽代,山前建有宝岩寺。金代,该寺改建,称为大圣延寺。明代重建,当朝钦赐寺名——“法华禅寺”。当时,该寺下辖七十二庵,是京郊一座名刹。寺内多座僧瘗骨塔,为金代密檐式砖塔、元代喇嘛塔。周边山地,相继建造多座造型各异的僧塔。

叹如今,当年辉煌一时的禅林建筑群已成残迹。承天佑,寺内名塔、寺外古塔连同说法台、古怫岩、朝阳洞等古迹尚在。在冬雪迷茫、空旷沉静的银山上下,巍然矗立。

法华禅寺内的金化佛塔,为5座密檐式砖结构墓塔。其中佛觉、 懿行、晦堂3塔为13层檐,圆通、虚静2塔为7层檐,平面呈现正八边形。塔基砖雕为莲花须弥座,塔身四面,显现假券门。门内的佛像,雍容大方、宝相庄严、眉目慈善、神情亲和。券面,以砖雕形式表现神采奕奕、裙带飘扬的飞天仙女,四壁雕饰为菱花式假窗。仰观塔顶的雕饰,既有仰月也有宝珠。

最能体现我国佛塔艺术精美的古建遗存,当属懿行大师塔。须弥座与斗拱勾栏平座构成塔基。雕有狮头宝瓶等纹饰的须弥座,多款纹路出自精工巧匠。整体塔身除斗拱外,皆为花纹覆盖,全塔造型既雄伟壮观,也不失俊秀挺拔。

我以崇仰之念欣赏塔雕,而后,仰观上峰,畅思与之相关的高僧大德。因为,视野之内、峰峦一隅,留有唐代高僧邓隐峰静坐禅修的岩石。巨岩如台,被今人称作隐峰说法台。平台之侧,古松盘踞、枝杈交错如衣架,为一代高僧挂衣树。

我恍然看到千余年前一段过往——自有聪颖、超然洒脱的邓隐峰,受马祖道一禅师点悟之后公墓,游学八方,“冬居衡岳、夏止清凉”(衡山与五台山)一日,忽生一念,健步来到幽州银山,并选为道场。自此,各地高僧闻名而来,到此讲经说法。大小寺庵也陆续建成。银山禅林与镇江金山寺故有“南金北银”之美谈。

隐峰大师之后,到此演讲、集聚信众的大师相继出现。通理、通圆、寂照、佛觉、晦堂、懿行、虚静、圆通等知名法师相继云游至此,播扬智慧。追忆到此,我浏览了一下景区管理处赠与的史料。当年,银山佛事活动兴旺时,常住僧人达500余人。高僧、和尚、尼姑圆寂后,皆安息于塔林之中。

我虽然没有找到邓隐峰安息的古塔,但可通过翔实史料,探看这位不寻常高僧的辞世之态——一日,大师来到五台山,在金刚窟前笑问信众:“诸方迁化,坐去卧去,吾尝见之,还有立化也无?”信众道:“有。”邓隐峰禅师道:“还有倒立者否?”信众道:“未尝见有。”邓隐峰禅师于是倒立而化。让旁人惊异的是,隐峰大师倒立圆寂时,衣服紧贴其身,无倒挂之状。

一代奇僧,开创、兴建了一方禅境,留下片片古塔,任由世人追念,也算是一段尘缘。尽管当年的盛况不在,但塔林犹存、银山犹在。此处,依然是京城名景。

面对庄严塔林礼拜之后,我走出银山,思量隐峰禅师圆寂时留下的几句偈:“独弦琴子为君弹,松柏长青不怯寒。金矿相和性自别,任向君前试取看。”

想到此,仰看上空。虽谈不上“燕山雪花大如席”,也是纷纷扬扬潇潇洒洒。雪花无语、但得有缘,便滋润万物。此情此理,不知与高深禅理是否融通?

从银山塔林走向延寿镇途中,我做如此想……

【作者简介】冯新生(笔名:心声,网名:京城散人)中国散文家、新闻纸媒资深记者。多家影响力网媒专栏作家。曾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诗歌、散文、小说、杂文约7000余篇(首),获奖若干。文集《茉莉香茶》、散文集《物华天宝》《游出滋味》《行者手记》。人民日报、央视网转载多篇作品。北京广播电台文艺台曾播放系列配乐散文。著述简历入载《中国文化名人大辞典》。

展读

《禅艺会》是一个开放的平台,人人可以订阅,人人可以投稿,人人可有专栏。禅艺文化十八项,由雅道八项、生活六项和艺术六项(其中二项与雅道八项重复)组成,在这里,你将看到与众不同的图文资讯。原创无穷、图片无码、转载无限。邂逅之后,不再彷徨。投稿邮箱:zenart@126.com

鲜花布置灵堂,遗体告别仪式,丧葬用品销售,墓地销售,安葬仪式!

殡葬小管家,家属少操心,一站式殡葬解决方案!

标签: 银山

相关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