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龙台广场
龙台广场面积共5000㎡,广场绿树成荫。广场左侧是龙隐阁,右侧是龙渊阁,两阁与即将建成的永安堂和长宁塔共同构成龙台山陵园建筑群。 该建筑群总规划是由新加坡著名陵园设计大师陈稳健完成
-
玉带桥
玉带桥由左、中、右三案石拱桥组成,原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、著名水粉画家彭召明题写桥名。该桥是按照北京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宽度修建,中桥宽3米,左右桥各宽2.5米。桥有坡度,中间出现拱面,这种变化多姿、起伏曲折的线条,似"蹑玉桥之长虹",更增添了陵园的华丽。桥下两侧分别是南湖、北湖
-
龙台照壁
龙台照壁位于陵园建筑群组中轴线前端,宽13.8米,高3.5米。 正面是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、著名国画大师程大利手书的“龙台福地”;背面是由中国著名文学家余秋雨和著名戏剧家、辞赋作家魏明伦共同创作的《龙台山陵园赋》,该赋气势磅礴、朗朗上口,体现出龙台人以“慎终追远,天人合一”之境界服务苍生造福桑梓之胸襟,其苦心孤诣功德在天、世人共享
-
龙台山陵园环境-九龙吐水
龙台山陵园的环境之美 龙台山陵园,位于风景秀丽的龙台山下,自古以来便是人们敬仰先贤、寄托哀思的地方。这里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更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。九龙吐水的景象,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传奇色彩。 龙台山陵园环境优美,四季分明。春天,万物复苏,山花烂漫;夏天,绿树成荫,凉风习习;秋天,金黄一片,硕果累累;冬天,白雪皑皑,静谧而祥和。这里的空气清新,水质纯净,是理想的休闲养生之地。
-
栖霞亭
位于陵园半山腰,墓区中供客户休息的揽胜亭,采用中国传统的金瓦红柱六角亭造型。避风遮日,在祭扫之余可以极目远眺,缅怀亲人
-
十二生肖雕像群
十二生肖雕像群是由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、著名雕塑大师叶毓山用1年时间精心打造完成,雕塑是仿唐代大足石刻造型,每一尊均显栩栩如生。 其石材为花岗岩,硬度高、耐磨损,能历经数百年风雨磨砺而难风化
-
陵园神道
神道为陵园中轴线上重要构筑,亦是连接山门、广场到山顶的主要通道。长150米,宽15米,按古代“数论”的大阳之数设计,整体分为9段共367步,365步代表人生阳寿的365天,剩下2步代表超越人生的2天。另外7也代表“胜造七级浮屠”。神道上建有三道天门,分别是一天门、中天门、西天门,这是取自泰山,泰山是“五岳独尊”、“天下第一山”,能给予陵园墓区最大的安慰。 神道中间伏羲女娲像:是华神民族始祖
-
九龙池
九龙池是陵园放生池,是亲人放生还愿之地。其“九龙吐水”石壁由9个龙头组成,每个龙头重1.6吨。 九,有两个寓意: 1.陵园所在地为“九龙坡区”; 2.九九归一。是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所谓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万物变幻,九九八十一后又再循环,归一。 当然,这种归一不是简单的返回,而是一种升华,一种再造,一种涅盘,更是一个新的起点
陵园环境
环境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