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殡仪用品网官方网站!
您的位置: 首页 - 殡葬资讯 - 清明节引发的思考

清明节引发的思考

来源:殡葬资讯 / 时间: 2021-03-31

清明节的种种迷思

来源:殡葬手记康康

今天清明节是祭祀先祖、已逝亲人的重要日子,不仅是业者最忙的时候,而且也大概率的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、热点,致殡葬业于风口浪尖。一边忙得不可开交,一边却是众矢之的,饱受争议背后是我们对清明的种种迷思。(图来自百度搜索指数)

01流量背后的荒谬殡葬的发展是不平衡,一二线城市与县城、乡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。如殡葬政策的普及与执行、火化率、公墓的建设及安葬率、殡仪服务项目的供给结构、传统习俗沿习与变革、从业者的素质等等,这些都给殡葬带来了地域的差异性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行业的发展参差不齐,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殡葬行业,不能为了“流量”而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殡葬。殡葬具有特殊性,其根源是我们对生与死认知的匮乏,以及对其社会属性层面的忽视。清明节是感恩祖辈、传承家族精神的重大节日,而非是殡葬业者的“坟墓”,我也承认殡葬业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做法,但我更希望大家在理解和认识“殡葬业”方面有一定的宽容度。(截图来自民政部官网)各地加强惠民殡葬政策补贴力度和扩大惠及人群的范围,加快公益性墓园等公益项目的建设,不断优化、完善殡葬服务的供给结构,保障基本殡葬服务的市场供应,不断地提高服务品质,将单一的产品消费推动到服务层面的精神消费,重视丧葬的人文属性。因此,殡葬业在朝着绿色、生态、阳光、文明的道路上快速前进,殡葬未来可期。

02环保的任重道远禁烧、禁燃、禁放的环保政策近几年在大中型城市执行力度是比较大的,成效显著,目前已经形成了鲜花祭祀的潮流,但我们不能忽视还有更多区域仍需要加强宣传、引导和落实。能少烧的就少烧,能不烧就不烧,尽自己所能减少燃放、排污。我们人人更应该严格遵守禁带火种上山的政策,以免给国家、他人和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。通过环保型电子产品、鲜花等替代明火产品,通过家庭团聚时翻翻旧照片、逛逛曾经生活过地方、讲讲记忆中的往事等绿色、文明的方式来共同追忆逝者,感受血浓于水的亲情,发扬祖辈精神。防火警钟长鸣,决不能让清明节成为山林火灾的高发期,你我都有责任!

03祭扫人流集中爆发清明节期间,墓园的祭扫人流集中爆增。因此,建议提前祭扫、错峰祭扫,需要安葬的应提前一个月联系墓园预约时间。祭扫前请关注交管部门或墓园发布的出行导流线路图,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。在祭扫时我们应尽可能少制造垃圾,把垃圾放置指定位置,若能带走尽量带走,共同维护好墓园的卫生环境,让逝者亲人们安心居住。同时,在园区行走时应注意安全,照顾好孩子和老人,爱护墓园的绿化。由于目前仍处于疫情期间,祭祀时应听从墓园人员的指挥,按照防疫的要求佩戴口罩,出示健康码、测温和登记,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。

04习俗禁忌的尴尬传统祭祖习俗禁忌众多,但也无需顾虑。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”,表达了对祭祀要有虔诚的态度,要发自内心的尊重。内外的知行合一便是习俗的核心价值,因此,什么“出嫁女儿不能上坟”、“穿衣禁忌”、“祭祀标准流程”等,不要被这些条条框框限制,但凡带着真诚去看望逝者亲人,应是百无禁忌。总之,作为行业中的一份子,应坦然面对各种流言蜚语,特别要提醒接受媒体采访的业者,必须对采访后公开的内容进行审核,避免不懂的人断章取义造成误解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增加宣传力度,丰富宣传内容,不局限宣传形式,树殡葬于清明节正能量、正形象。(完)

相关产品